港珠澳高校科技成果投资交易大会
B2B洽谈会
“火眼金睛”太赫兹三维CT成像设备研发
其他
1
本项目聚焦于工业无损检测领域,利用太赫兹波分辨率高、穿透性好等特性,研制超宽带太赫兹雷达无损检测成像系统。项目包括超宽带太赫兹频率源的研究,雷达回波信号的数据处理以及目标三维成像的构建。成果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芯片生产和生物医疗等多个领域。
展开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
洽谈指引
支撑存储内计算的存储系统及计算方法
人工智能
0
技术领域:该专利属于存储计算架构领域,针对传统存储-计算分离架构存在的存储墙、功耗墙问题,提出存储内计算(PIM)方案。 技术亮点:采用SRAM阵列结合布尔逻辑计算,通过行地址译码模块和计算单元,实现数据存取与计算同步,减少数据传输开销,提高计算效率。 应用场景:适用于边缘计算、AI推理芯片、智能存储系统、数据中心等对计算效率和低功耗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成效:降低CPU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输,提高计算能效比,有效缓解存储墙和功耗墙问题,提升大规模数据计算的性能
展开 +
中山大学
洽谈指引
一种基于空间耦合低密度生成矩阵码的编译码系统
人工智能
0
技术领域:信道编码、低密度校验码(LDPC)。 技术亮点:提出SC-LDGM编译码方案,结合软判决译码,提高译码效率,降低硬件复杂度。 应用场景:适用于无线通信、光通信、高速数据存储等需要高效纠错编码的系统。 成效: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减少硬件资源占用,提高解码吞吐率。
展开 +
中山大学
洽谈指引
一种面向片上网络的片间互连方法和系统
人工智能
0
技术领域:片上网络(NoC)、数据传输优化 技术亮点:基于虚拟通道分配和动态仲裁机制,优化跨片数据交换,减少数据包阻塞问题。 应用场景:适用于高性能计算(HPC)、AI加速芯片、物联网(IoT)终端。 成效:提高跨片数据传输效率,减少通信延迟,提升系统可扩展性。
展开 +
中山大学
洽谈指引
一种片上网络的路由装置及路由方法
人工智能
0
技术领域:片上网络(NoC)、高性能计算(HPC) 技术亮点:采用虚拟通道仲裁机制,优化数据包调度方式,减少传输延迟。引入动态路由算法,根据流量状态调整路径,提高通信效率。 应用场景:适用于多核处理器、AI芯片、数据中心、自动驾驶系统等需要高效片上通信的设备。 成效:降低通信瓶颈,提高带宽利用率和数据传输稳定性,优化多核架构的数据处理能力。
展开 +
中山大学
洽谈指引
一种片上网络拥塞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人工智能
0
技术领域:片上网络(NoC)、流量控制 技术亮点:采用自适应拥塞检测与流控机制,根据实时负载调整路由策略,优化数据流传输路径。 应用场景:适用于多核处理器、数据中心、AI计算加速器等需要高效数据传输的应用。 成效:减少网络拥塞,提高吞吐量,降低通信延迟,提高片上网络通信效率。
展开 +
中山大学
洽谈指引
基于SRTM约束的卫星影像密集匹配方法和系统
其他
0
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黄旭副教授团队自主研发基于多视角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实景三维重建系统,能够根据高分辨率立体卫星数据,自动生产高精度的实景三维产品,包括:三维点云、数字表面模型DSM、数字正射影像DOM、实景三维模型obj等,能够应用于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全球实景三维重建、国土资源调查、虚拟现实等领域。该项系统已授权发明专利1项,技术特色包括:(1)广泛支持国内外各类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如:WorldView系列卫星、Pleiades卫星、IKONOS卫星、Spot系列卫星、QuickBird卫星、Geoeye卫星、高分系列卫星、高景系列卫星、吉林系列卫星、北京三号卫星、资源三号卫星等等;(2)建模精度高,高程精度最高优于0.6米;(3)建模效率高,采用单节点计算,建模效率达20平方公里/小时。 自2022年以来,该系统已经在多家一线生产单位开展应用,得到了充分的工程实践验证,包括:瞰景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赛思倍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超过900万元。
展开 +
中山大学
洽谈指引
适应型组装式罐装液体死体积放液阀门系统
智能制造
0
现有的罐装液体放液阀门多采用类似螺纹拧入式水龙头的设计,可利用储液罐内液体自身重力对液体进行排放,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储液排放解决方案。但是,现有技术无法将水龙头安装位置以下的液体排出,导致正常放液操作后有相当一部分液体滞留,易造成容器死体积浪费、储液陈旧变质等问题。极端工况下,操作人员为获得死体积内液体将容器倾斜,可能导致容器移位滑落、安全事故等问题,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效率与安全。现有的死体积液体排放手段多为耗能形式,如水泵抽吸,直接导致技术使用能耗上升。本技术利用连通器原理,在现有阀门系统基础上,按设计使用场景改进加装不同尺寸联通管,构建适应型组装式罐装液体死体积放液阀门系统,解决现有技术水龙头安装位置以下死体积液体无法以非耗能形式排出的问题。本技术在制造领域、农业农村领域、水利水务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及推广价值。本技术可应用于所有具有重力流放液需求的储液罐。相应的管件、水箱、储水罐等制造企业对接最为合适。
展开 +
中山大学
洽谈指引
水体综合毒性快速检测技术
人工智能
0
当前,水体(地表水、地下水、污水等)综合毒性(水中多类型污染物共存时的毒性)检测多为生物培养式,常需数日,结果较迟滞,影响水质预警的及时性。本技术采用体外非生物基方法,利用亲电取代等原理,可通过构建自动化前处理装置、并利用建立的细胞毒性与药剂反应性相关模型并考虑其不确定性,开发出一种适用于多类型水体的综合毒性快速检测方法,将基于体外哺乳动物细胞的毒性检测周期从3日缩短至20分钟内,且准确度保持大于80%,缩短了毒性检测周期,为当前更趋严苛的水质达标、预警提供了一种好方法,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区域生态综合感知、环境污染物动态监测、风险预警等方面具有较好推广价值及应用前景。 该技术可在重要水源处、重点纳污处等水域应用。可以制作成为便携式系统(需携带化学药剂及抽滤泵电源)或无人值守式自动进样检测系统(需要定期补充化学药剂)。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区域生态综合感知、环境污染物动态监测、风险预警相关领域单位,如水控企业、环保企业、仪器检测企业等有应用场景。 本技术曾成被全球多个知名研究团队验证、应用,包括美国工程院院士Susan Richardson教授团队、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Hui Peng团队、中国台湾阳明交通大学教授庄易学团队等。应用水体类型包括饮用水、泳池水、页岩气开采废水、回用水等。
展开 +
中山大学
洽谈指引
一种基于多模态知识推理的公交主动安全预警方法
人工智能
0
本专利阐述一种联合多模态数据进行公交主动安全预警的方法和装置。跟传统单模态粗粒度的方法不同,本专利从视频模态数据中提取图像的细粒度信息,将其与传感器模态信息融合,并以融合结果作为当前行车安全性的评估依据。具体来说,对于当前时刻,本专利首先从前一秒拍摄的视频数据中选取一个关键帧作为视觉模态信息依据;然后,我们提出了一个细粒度场景表示模型,该模型提取关键帧中的对象,譬如“红绿灯”、“行人”、“邻车”、“交通标志牌”等,以节点描述这些对象及其相关属性,以边描述对象间的关系,构建能够表示公交所处场景的视觉模态细粒度信息的场景图谱。在构建场景图谱后,该模型以一种图谱池化的方式将场景图谱转换成分布式编码表示;最后,本方法设计多模态融合技术将图像的场景表示与传感器数据关联,根据融合后的结果判断当前时刻是否需要向驾驶员预警。
展开 +
中山大学
洽谈指引
一种基于集成策略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及系统
人工智能
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集成策略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地质灾害隐患点位置并绘制地质灾害位置图;根据地质灾害位置图构建Tin模型并转化为数字高程模型,得到栅格和对应的栅格数据;提取栅格数据中的相关特征并对栅格赋予ID号;根据预训练的集成模型对提取出的相关特征进行计算预测,得到预测数据;将预测数据与对应的栅格ID号连接,得到对应区域的灾害易发概率.该系统包括:图模块,模型模块,栅格模块,预测模块和匹配结果模块,通过使用本发明,可以提高区域灾害预测的准确率.本发明作为一种基于集成策略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及系统,可广泛应用于灾害预测领域。
展开 +
中山大学
洽谈指引
一种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的网格化表示方法及系统
人工智能
0
随着多源异构地质数据矢量栅格一体化集成以及地质数据空间查询分析需求增多,基于不规则三角网的方法不能满足要求,地质模型的网格化表达方法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数据采集技术的进步使地球数字化变得越来越准确。由此产生的大量数据显著影响计算资源和性能:存储和可视化所需的内存大小,以及传输和处理。这极大地影响了整体模型的表达。同时,由于地质信息具有极强的空间非均匀性、不连续性、多尺度和纵向分层的多属性场耦合等特性,目前的网格化方法比如规则网格、PillarGrid和SBRT模型等,仍然无法实现复杂地质结构的精细表达。构建统一表达地质结构的一体化空间数据模型是三维地质信息科学领域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之一。本专利提供了一种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的网格化表示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大量数据影响计算资源和性能,并极大地影响了整体模型的表达的技术问题。
展开 +
中山大学
洽谈指引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场地土壤污染问答系统及问答方法
人工智能
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场地土壤污染问答系统及问答方法,包括:数据整合模块,用于从若干数据源中收集与场地土壤污染相关的文本数据,并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场地土壤污染数据;图谱构建模块,用于根据场地土壤污染数据构建场地土壤污染知识图谱,并将其存储在图数据库中;问答引擎模块,用于对目标问题进行语义理解和意图识别,然后在场地土壤污染知识图谱中进行语义匹配和数据检索,获取目标实体,目标属性和目标关系,并生成对应的目标答案;用户交互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目标问题,以及将目标答案返回给用户.本发明能够通过智能问答的方式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场地土壤污染相关信息。
展开 +
中山大学
洽谈指引
基于流场特性的水上飞机滑行状态绕流场解耦-耦合模拟方法研究
其他
0
通过对水、气多相流流场与高速航行器相互作用的研究,提出更加精准预测航行器载荷及姿态的方法。依据该方法对民用、水上娱乐等工具进行优化设计,形成了该类航行器结构和设计的专利。已授权专利有SUSPENDED CATAMARAN TARGET BOAT(US011629938B1),一种水上飞机的水面起降状态预测方法及装置(ZL202210059296.9),一种水上飞机的水气交混状态湍流场的模拟方法及装置(ZL202210059767.6),一种三支点伺服的可变水翼攻角高速船及其控制方法(ZL202211373944.4)。
展开 +
中山大学
洽谈指引
船舶大幅横摇粘性流场多尺度有限体积法研究
其他
0
通过对环境作用下航行器航行过程中载荷、运动的研究,掌握了相关规律,并依据所掌握规律开展了减阻、减摇、优化等研究,提出了相关的手段,形成了有利于节能、提高稳定性等的手段。已授权专利有EXTENDABLE AND RETRACTABLE FAIRING FOR CONTAINER SHIP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US11708130B1),一种基于Kriging模型的水翼结构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ZL202310994808.5),一种帆船速度预测方法(ZL202310114482.2)。
展开 +
中山大学
洽谈指引
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重点航道灾后监测的无人艇-机跨域协同装备研制及应用示范(子课题2)
其他
0
通过对多无人系统协同作业过程中载体平台、协同控制等难点的研究,掌握了无人系统系统作业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无人系统,形成了可用于空、海、潜协同监测和无自救能力落水人员救助的无人系统。已授权专利有一种新型海上无人持续监测系统(ZL201910247807.8),一种智能无人搜救船(ZL202210018211.2)。
展开 +
中山大学
洽谈指引
便携式无线柔性可穿戴VR触觉交互人机界面
人工智能
0
申请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在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第三届中国力触觉技术及应用会议进行现场样机展示。相关成果受到深圳卫视,China Daily等主流媒体报道。
展开 +
中山大学
洽谈指引
抑菌效果快速评价试剂盒
生物医药
0
开发背景:随着全球对化学合成防腐剂/抑菌剂(如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的监管趋严,食品、日化及医疗行业亟需开发高效、安全的新型天然或低毒抑菌剂。然而传统的抑菌效果评价方法如抑菌圈法(如QB/T 2738-2023)和悬液定量法(如WS/T 650-2019)存在瓶颈,需要超过24小时方可获得检测结果,操作依赖专业仪器与人员且无法满足高通量(同时实现多种抗菌组合评价)筛选的要求。上述缺点严重影响抑菌剂的开发效率,导致抑菌配方开发周期长、新品上市慢。当前市面上缺乏相关技术,无法满足快速筛选抑菌剂的要求。 技术特点:本试剂盒采用独特的细菌富集方式和比色设计,可以直接在反应垫上观察抑菌效果实验结果,与传统的抑菌圈(如QB/T 2738-2023)和悬液定量法(如WS/T 650-2019)相比,无需专业仪器设备,具有检测速度快(约3小时,具体时间视样品而定),高通量,无需专业人士,成本低廉等特点。 应用领域:本产品可辅助日化产品、化妆品、食品、医疗等多个领域抑菌产品的开发,快速评价新型抑菌剂/防腐剂的抑菌(抗菌)效果,助力此类产品的配方优化,提高产品经济效益。 1. 日化/化妆品/食品等行业: a) 助力新型生物防腐剂(如乳酸链球菌素)的开发,替代被禁用的化学防腐剂,缩短新品上市周期; b) 优化产品配方(如洗发水、面霜),确保防腐效能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等规范标准的要求。 2. 医疗行业: a) 进行快速抗生素敏感性实验,为临床抗生素用药提供参考。 规模化的应用价值和前景:据了解目前化妆品、食品等多个领域的生产车间与基层单位由于缺乏进行抑菌效果评价的条件和人员,严重阻碍产品的开发与质检。规模化生产本产品,可助力上述领域抑菌产品的开发与出厂质检,降低产品开发成本。
展开 +
中山大学
洽谈指引
高质量GaO晶体生长
智能制造
0
本项目主要针对下一代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提供高质量的GaO生长工艺
展开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
洽谈指引
用于健康监测的眼部智能软芯片研发及应用示范
智能制造
0
眼睛能反应身体80%的隐患,本项目主要依托智能化隐形眼镜对身体疾病进行检查,提供多功能、高精准、更便利和低成本的便民医疗服务,实现身体疾病的24 h自主检测。智能隐形眼镜的集成电子元件包括MXene基微型传感器、芯片、无线通信模块、供电电容器和配套的医疗服务APP,这些元件能够感知眼球的运动、眼压、泪液成分等信息,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连接设备(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或云端进行分析和处理。本项目中的智能隐形眼镜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更多便利,比如,“青探”系列产品可以实时监测使用者的眼压状态,提供青光眼疾病的早期预防;“术护”系列产品可以进行近视眼手术的术后眼压监测,并提供及时的消炎功能;佩戴“绪友”系列产品可以监测多模态情绪变化,预防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眸卫”系列产品用来提供角膜炎的早期预防;“糖盾”和“瞳润”系列产品可以分别提供糖尿病和角膜炎的实时监测。同时,后端的“菁眼宝”医疗服务APP可以提供检测与预警、记录与分析等功能,还可以具有庞大的专业信息库。产品在美观的同时可以提供实时监测的功能,在察觉到异常时及时到医院中就诊,在疾病还未发展到严重程度时,提早使用药物干预治疗,因此可以适用于各种人群。
展开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
洽谈指引
港珠澳高校科技成果投资交易大会
扫码关注
港珠澳高校科技成果投资交易大会
港珠澳高校科技成果投资交易大会
联系大会
港珠澳高校科技成果投资交易大会